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瑪雅2

全球化的議題,最近非常熱門。

其實“全球化”准確地說,是“少數人的全球化”,它最主要的是由美國政府及少數幾個跨國企業主導。從這一次的狂牛症事件來看,美國早已有一些零星病例,只是牠的症狀和歐洲的狂牛有些不一樣,牠們會出現像老年痴呆的症狀,並且全身無力,不過最後同樣走上死亡。美國一直不敢承認,而我們這些愛吃美國牛肉國家的人民,就都懵懵懂懂的吞下肚。

跨國公司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看看歐美大投資公司的熱錢,竄流全世界,賺走了許許多多開發中國家人民的血汗錢,就可以了解,“全球化”之下,到底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或是不做些什麼。

再看歐美強權強力傾銷開發中國家的基改食物,在政府還沒有明確因應對策之前,我們都已經吃下許多,包括市面上大部分的小麥、大豆、油菜子製品,其他像蕃茄、馬鈴薯、米、玉米、煙草、南瓜等,都有基因轉殖作物上市。我們沒有權利依據食品標識,選擇吃或不吃,因為沒有標識。甚至我們可能會被迫吃基改食物,因非基因轉殖作物比較貴。將來萬一我們或是我們的子孫因基改食物而發生變異,譬如說嚴重過敏、畸形或是得了癌症,是誰要負責,我們能夠向美國政府或是跨國企業求償嗎!

※ ※ ※

曾經看過一個人發表高論,提到人的精神狀態分割,他說將來由於環境的變異速度愈來愈快,得到精神分裂的人會愈來愈多。因此,很有可能會有人發明一種將精神安全分割的藥,當我們想要轉換到某一種精神狀態,就吞一顆藥,聽起來很瘋狂,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 ※ ※

「我變成了濕婆,世界的毀滅者。」這是奧本海默目睹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祂的內心湧現的印度教史詩「福音之歌」裏的一句話,充滿了深深的無奈。目的不一定能為方法的正當性辯護,科技愈來愈發達,進展也愈來愈快,誰知道哪一天,仿生人、基改動植物、奈米機器人不會毀滅這個世界,當世界的腳步愈來愈快,我們是不是可以停下來思索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