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是受到書名的誘惑,可是在實際的親密接觸之後,竟被它深深的吸引,整本看完,這在以前是少有的事。
全書以腦神經功能為主軸,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腦神經功能不全,第二部分腦神經功能太過,第三部分神遊,第四部分心智簡單者。
全書以作者行醫多年,真實病例,生動的描寫他們的症狀、原因,以及治療的經過。
裏面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病人(說病人似乎是太殘忍了,若是他們的家屬,會怎麼說),第一個是皮博士,一個音樂教授,發病後,無法辨識別人的臉,會把沒有臉的事物看成是臉,像消防栓或停車計時器,甚至會很自然的要把太太的頭拿來戴;他無法辨識自己的腳和鞋;無法看到一張圖書的全景;把紅色玫瑰花形容成「大概六吋長,有紅色的捲旋形狀,貼有一條綠色的線狀物」,可是經過他的鼻子聞了之後,他又能辨識;把手套說成「是一片連續性的表面體,它把自己包起來了,好像有五個外置囊袋。」;他看不到自己左邊的東西。作者診斷他是視覺受損,內在的辨識不能及缺少視覺上的自我,他的生理運作方式與一部機械沒有兩樣。可是他沒有任何奮鬥的跡象,他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也不曉得有好多功能已經喪失,但到底誰比較悲哀呢?誰受的詛咒較多呢?他每天唱著歌做事,若是音樂聲被中斷,他會楞在那裏,若不能把每一件事變成歌,他就無法做任何事。他是一位全然失去表象世界的人,卻讓空間迷漫著音樂與意志。
吉米是個五十歲左右的男子,神情快活、友善熱情,他有一個完整有趣的早年生活,回憶得翔實且生動,充滿感性。可是,他的記憶到了某個階段就不知所以的打住了----十九歲,而且他對十九歲的回憶都是用現在進行式。
腦神經科學還是一門滿新的科學,尚有很多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