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日 星期六

雨林中的藥草師

  就像紐約植物園館長麥可巴利可博士(Dr.Michael Balick)所作的序:「兩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因著對傳統醫療與雨林植物的感動,而展開了一場探討自然之心的對話。」本書藉由介紹雨林藥草的功用,敘述作者蘿西塔和她的老師艾利吉歐之間的學習互動及深厚情誼。



  「熱帶雨林是一個豐富的寶藏,除了醫藥用途外,熱帶雨林也是食物、燃料、纖維、染料,以及建築和工業材料的來源。」熱帶雨林面積的逐年減少,實在是所有人類的悲劇。

  艾利吉歐老師說:「一九三Ο年代晚期,我剛開始行醫的時候,站在自己家大口就可以看到藥草了。沒想到,到了一九六Ο年代,我得走上三十分鐘才能到達雨林。一九八Ο年代後,我更得在無情的陽光下走上一個小時的路才找得到藥草。」

  作者說:「回想它往日的模樣,也憑弔舊日林景不再。我感覺就好像有人拿刀架在我最好朋友的脖子上,而我竟然無能為力。」



  「一棵大樹的樹幹、樹葉和樹根能保存住好幾千加侖的水分。」回首看台灣,土地開發過度,再加上地球嚴重暖化,每屆雨季,澇汜橫流,哀鴻遍野。

「土地就好比銀行裡的戶頭,只能取用你存進去的。」這句話看了令人感慨良深。



  作者蘿西塔熱愛熱帶雨林:「每棵植物都好像在跟我打招呼似的,對我來說,貝里斯雨林裡的每一棵植物都是我的朋友,我非常熱切地希望能趕快熟悉它們。」

  「而身為一個民族植物學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喚醒現代經濟學者、決策者和農民們對雨林的重視。」

  「在蘿西塔的努力下,一九九三年六月,貝里斯的卡育地區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以民族生命醫學為主題的森林保護區—特拉諾瓦雨林保育區。

  一個傳統馬雅藥師、一個現代科學家和一個推拿師的奇怪組合,合力貢獻所知所學的結果竟是如此豐碩。」這種為了理想犧牲奮鬥的精神,真是令人感佩。



  書中提到「應該讓食物成為你的良藥,良藥成為你的食物。」這很符合我們中國人說的食療,在平日的餐食中,得到足夠的營養補給,這是飲食的最高境界。



  「神靈為地球上的每一種疾病和苦難,都提供了治療的方法,只要你找到它。」

  這是書中強調的一種---算是信仰吧!藥物治療需要信心的支持,信心可以是一種信仰,在信仰支持下的治療,是事半功倍的。



  全書分章介紹各種熱帶雨林藥草,有些台灣有,有些台灣沒有,讀了這本書,讓我們更了解如何準備餐飲,照顧親人的健康;其實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書中要傳遞給我們的訊息:鞠躬盡瘁,保護雨林----保護我們唯一的地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