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內容真是琳瑯滿目,有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學、腦神經學、心理學、遺傳工程學、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等等,看得目不暇給。
作者綜合歸納了那麼多學問,總之就是要釐清人類的道德起源,是自私?還是利他?
螞蟻的社會是那麼的進步,工蟻會狩獵、會採集、會種菇類,會養蚜蟲。而工蟻自己也可以生雄蟻,卻心甘情願的伺候蟻后,幫蟻后養兒子。
人體組織也是一個例子,人體組織就像一個聯盟,除了原始生殖細胞(卵巢內的卵子)外,所有的器官都各司其職,為了原始生殖細胞基因的傳承而努力。
這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群體的利益大於個人利益的總合嗎?
母親和胎兒的關係是最溫馨的了,可是胎兒在母親的體內,就像一個寄生體一樣,分泌過多的荷爾蒙、深深抓覆子宮搶地盤、害母親得妊娠子癎、糖尿病,而母體也會分泌荷爾蒙,讓胎兒不能得逞。好好的一個懷孕,竟然搞得像個戰場,原因在哪裏?就在胎兒的一半基因是從父親來的。
愈講愈複雜了,那麼到底德行的起源是自私的還是利他的呢?
科學家設計了一些程式,利用電腦幫忙跑,有說是「一報還一報」的,有說是「慷慨」的,有說是「永遠合作」的,有說是「傻瓜」的,程式跑到最後,總是利他的一方獲勝。這讓科學家有了一個理由:利他的獲利更勝於自私的獲利。
作者以分享大型動物為例,狩獵社會的人大可以每天抓些珠雞小鼠之類,既省力又可以天天吃肉,卻要大費周章,冒著生命危險出去抓長毛象、長頸鹿。原因在於把自己家人吃不完又無法保存的肉分享出去,就像存錢一樣,除了可以獲得好名聲及女性的青睞外,將來也不怕没肉吃。
作者又以贈禮為例,人們送禮的理由何在?部分是為了示好,部分是為了維持慷慨的令譽,部分是為了讓受禮的人負有回報的義務。禮物成了賄賂,而更甚者,禮物也可以當武器使用,在部落社會中,由於饋贈在於使旁人負有義務,送禮已經變質,成了運用人類回饋天性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