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有趣的書。
作者有一個小小的志願,那就是「當個拯救世界的漫書家」,其實這個志願並不小耶!一個人要有多大的力量,才可以、也才敢談「拯救世界」,不過人總是得有一兩個志願,那種搆不著的志願,對人生才有引導作用。
這本以是以遺傳學史為軸心,深入淺出的介紹遺傳的定義。
全書從「遠古時的遺傳說」、「自然發生說」,到「洋和尚發現基因」、「顯微鏡下可以看見」、「繪製基因輿圖」、「基因的改變」、「什麼決定了性別」,再到「細胞裏究竟有啥」,最後說到DNA、RNA的組成、它的作用等等。一氣呵成,處處見幽默。
有一些內容讓我看了直咋舌:
我們是二倍體生物,而我們常吃的馬鈴薯竟然是多倍體生物。(嗯,真有趣)
鳥類的系統跟人類剛好相反,牠們是XX是雄性,XY是雌性。(哪ㄟ丫ㄋㄟ)
我們熟知的蜜蜂更是與眾不同,雄性的是由未受精的卵發育而成,而受過精的卵都是雌性,牠沒有特殊的性染色體。(這是什麼世界!)
有一種海底蠕蟲,如果牠的幼蟲落到海底,就會落地生根,長成一公尺長的雌蟲。若是落到雌蟲的身上,牠就會鑽進雌蟲的身體,發育成一公分長的雄蟲,在雌蟲身體裏過一輩子。(這個世界還真是無奇不有!)
性染色體管的疾病有哪些?禿頭、色盲、血友病。(未婚的小姐要看清楚!)
由於互換的關係,我們轉交給小孩的染色體,已經跟我們的不同了,是有如洗牌之後的新組合。(我還以為基因會原封不動的交給小孩呢!)
基因在新陳代謝中的角色,就是製造酵素,而每個基因,負責一個特定酵素的製造。(這個常識倒是很重要!)
最後作者要我們深思:「我們正面對自己造就的兩種可怕力量」,一方面是我們得面對我們大力毀滅的地球,另一方面是我們得面對一日千里的生物科技。為了避免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我們必須「取得正確的資訊」,我想我們讀書會的成員一定都有深深的感觸,這就是我們今天參加讀書會最大的原因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